唐宋诗词中的“牡丹”   分类:未分类 | 上传于: 2023-04-15 07:59:58

唐宋时期,牡丹在文学中被赞颂为“花中之王”,成为文人墨客爱好与借用的文化象征。在唐诗宋词中,牡丹被用来表现女性之美、官场之风、神仙之境等等。 例如,唐代张九龄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有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”诗中描绘了离别,但又用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来寄托不灭的爱情,行文之间流露的恬淡和超然也和牡丹的意象不谋而合。 另一首唐诗《赋得自由》中,“莺啼燕语报新年,马邑龙堆路几千。家住层城临汉苑,心随明月到胡天。机中锦字当时乐,笔下榴花已落鲜。欲将十年一梦说,鸳鸯被绮梦佳期远。”所用的牡丹意象就表现为官场风云中的凋敝和离合。 宋词中,辛弃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中“试问闲愁都几许?一川烟草,满城风雨,梅子黄时雨。 ”先用庭院梅花黄时雨和苦心人的苦心来比拟恬淡空灵的女子,最后经过一番描摹转而点明女子的深情。词中巧妙地利用了牡丹花意象来营造出淡雅、清新的意境。 可以说,唐宋诗词中的牡丹意象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文学艺术的魅力,也代表了当时文人墨客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表现。
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