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课制作的时候,常常会碰到一个问题,就是内容很容易变得冗长,让人抓不住重点。那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?其实关键就在于突出重点和精简表述。
先来说说确定重点这件事。做微课之前,得清楚这节课到底要传达什么核心内容。比如要做一节关于数学中勾股定理的微课,勾股定理的定义、公式以及它的证明方法就是重点。不能把一些无关紧要的,像是勾股定理的历史小故事里一些很偏门的细节,或者跟它关联性不大的其他几何知识扯进来。得把精力都放在关键的知识点上。
在表述方式上也要下功夫。很多时候,我们不自觉地就会把话讲得很啰嗦。就拿讲解一个科学实验来说吧,要是说“我们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呢,需要准备一些材料,这些材料呢,有这个,还有那个,然后呢,我们要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好,摆放好之后呢……”这样就太拖沓了。完全可以简洁地说“做此实验需准备某某、某某材料,并按顺序摆放”。把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语气词和重复啰嗦的表述都去掉。
还有,在举例说明的时候也要有所选择。例子不是越多越好,一个恰当的例子胜过一堆无关痛痒的例子。比如讲写作中的修辞手法——比喻,不用举上七八个不同类型的比喻例子,选两三个有代表性的,像“弯弯的月亮像小船”“荷叶上的露珠像珍珠”,一个是形状上的相似,一个是质感上的相似,通过这两个典型例子,就能把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讲清楚了。
另外,在组织内容结构上也很重要。得有清晰的逻辑,让观看微课的人能顺着你的思路走。比如可以按照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安排内容。讲完一个重点内容,再接着讲下一个,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,弄得人晕头转向。
而且在制作微课时,一些不必要的装饰性内容也可以去掉。像一些花里胡哨的动画效果,要是对传达知识没有帮助,就别放进去了,不然可能会分散观看者的注意力。
总之,想要制作出内容不冗长,重点突出的微课,就得在确定重点、精简表述、精选例子、梳理结构等方面多用心。这样做出来的微课,才能让学习者高效地获取知识,达到我们制作微课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