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课要想让学生真正听进去、学明白,案例选择至关重要。把学生日常经历的场景搬进微课,能让知识变得触手可及。

以数学学科为例,在教授百分比知识时,用超市促销的场景作为导入就很合适。在日常生活中,学生跟着家长逛超市,常常能看到货架上贴着“商品七折出售”“满20050”的标签。微课可以呈现超市里不同促销活动的画面,让学生计算在不同优惠方式下,购买同一件商品实际需要支付多少钱。通过解决这样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,学生不仅能快速理解百分比的概念,还能学会运用它去分析生活中的消费情况,明白如何在购物时做出更划算的选择。

再看语文学科,讲解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时,以校园生活场景导入效果显著。校园里,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熟悉的老师和同学,他们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。微课可以选取班级中某位性格开朗、乐于助人的同学作为例子,展示他在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难题、主动打扫教室卫生等场景中的言行举止。引导学生观察他的动作、语言和神态,进而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,把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活立体。这样一来,学生不再觉得写作是遥不可及的事,而是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入手,轻松掌握写作技巧。

科学学科也不例外。在讲解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时,以家庭阳台种植花草的场景导入,能引发学生的兴趣。许多学生家里都有在阳台种植花草的经历,从播种、浇水,到看着种子发芽、幼苗慢慢长大。微课可以记录植物生长的全过程,让学生观察植物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,了解阳光、水分、土壤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。学生通过回顾自己种植花草的经历,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,还能在课后继续观察自家的植物,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。

将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场景导入微课案例,能让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。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学习,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,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,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